- 知識分享 | 不鏽鋼常見分類
- 發布日期:2025-03-08 15:57:02浏覽量:193
不鏽鋼常見分類
通常按金相組織分爲:
通常,按照金相組織,把普通的不鏽鋼分爲三類:奧氏體型不鏽鋼、鐵素體型不鏽鋼、馬氏體型不鏽鋼。在這三類基本金相組織基礎上,爲了特定需求與目的,又衍生出了雙相鋼、沉澱硬化型不鏽鋼和含鐵量低于50%的高合金鋼。
1、奧氏體型不鏽鋼。
基體以面心立方晶體結構的奧氏體組織(CY相)爲主,無磁性,主要通過冷加工使其強化(並可能導致一定的磁性)的不鏽鋼。美國鋼鐵協會以200和300系列的數字標示,如304。
2、鐵素體型不鏽鋼。
基體以體心立方晶體結構的鐵素體組織((a相)爲主,有磁性,一般不能通過熱處理硬化,但冷加工可使其輕微強化的不鏽鋼。美國鋼鐵協會以430和446爲標示。
3、馬氏體型不鏽鋼。
基體爲馬氏體組織(體心立方或立方),有磁性,通過熱處理可調整其力學性能的不鏽鋼。美國鋼鐵協會以410, 420以及440數字標示。馬氏體在高溫下具有奧氏體組織,當以適當的速度冷卻至室溫時,奧氏體組織能夠轉變爲馬氏體(即淬硬)。
4、奧氏體一鐵素體(雙相)型不鏽鋼。
基體兼有奧氏體和鐵素體兩相組織,其中較少相基體的含量一般大于15%,有磁性,可通過冷加工使其強化的不鏽鋼,329是典型的雙相不鏽鋼。與奧氏體不鏽鋼相比,雙相鋼強度高,耐晶間腐蝕和耐氯化物應力腐蝕及點腐蝕能力均有明顯提高。
5、沉澱硬化型不鏽鋼。
基體爲奧氏體或馬氏體組織,並能通過沉澱硬化處理使其硬化的不鏽鋼。美國鋼鐵協會以600系列的數字標示,如630,即17-4PH。
不鏽鋼的定義:
不鏽鋼是指在大氣、水、酸、堿、鹽溶液或其它腐蝕介質中具有高度化學穩定性的合金鋼的總稱。
所謂不鏽只是相對含義。包含一般不鏽鋼和耐酸鋼,一般不鏽鋼指耐大氣、蒸汽和水等弱介質腐蝕的鋼,而耐酸鋼指耐酸、堿、鹽等化學浸蝕性介質腐蝕的鋼。一般不鏽鋼與耐酸鋼在合金化程度上有較大的差異,一般不鏽鋼雖具有不鏽性,但不一定耐酸,而耐酸不鏽鋼一般具有不鏽性。
本篇文章轉載自網絡,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我們只做分享使用,不用于商業,若涉及版權問題,請原作者及時聯系我們。
END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