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務熱線:0510-88751784

首頁  >>  新聞中心  >>  公司新聞

新聞中心

NEWS CENTER

二月二龍擡頭 | 龍躍青雲風送喜,鴻運當頭一整年
發布日期:2025-02-28 15:50:47浏覽量:166



農曆二月初二,俗稱龍擡頭、青龍節,亦稱春龍節、春耕節、萬神都會、土地神誕日,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。

二月二龍擡頭的起源

相傳,當年武則天篡位,玉帝震怒,傳谕四海龍王三年內不許向人間降雨,以示懲罰。但司掌天河的玉龍聽到民間百姓的哭聲,看到受災挨餓死人的情景,實在不忍,便偷偷降了一場大雨。玉帝得知後,將司掌天河的玉龍打下天界,壓在一座大山下面。山下還立了一塊碑,上寫道:龍王降雨犯天規,當受人間千秋罪。要想重登靈霄閣,除非金豆開花時。
人們爲了拯救玉龍,到處尋找開花的金豆。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這一天,人們正在翻曬金黃的玉米種子,猛然想起,這玉米就象金豆,炒開了花,不就是金豆開花嗎?于是家家戶戶爆玉米花,並在院裏設案焚香,供上“開花的金豆”,專讓玉龍和玉帝看見。玉龍知道這是百姓在救它,就昂首擡頭向玉帝喊道:“金豆開花了,放我出去!”玉帝一看人間家家戶戶院裏金豆花開放,只好傳谕,诏龍王回到天庭,繼續給人間興雲布雨。


二月二爲何被稱爲龍擡頭

俗話說“龍不擡頭天不雨”。龍擡頭就意味着風調雨順,糧食豐收。“二月初二,焚香水畔,以祭龍神。”反映了古人期望“天龍”及時出現,以保護莊稼旺勢豐收的美好願望。二月初二也正是驚蛰前後,百蟲萌動,疾病易生,蟲害也是莊稼的天敵,因此人們引龍伏蟲,希望保佑人畜平安,五谷豐登。

民間傳統,驅凶納吉

這一天要把最好的祭品供給龍王吃。遇上好年份,幾家合夥制作一條龍,二月二這天上街舞龍慶祝,期望新的一年在龍的蔭護下再獲豐收。
還要爲兒童理發,叫剃“喜頭”,借龍擡頭之吉時,保佑孩童健康成長,長大後出人投地;大人理發,辭舊迎新,希望帶來好運,新的一年順順利利。民間有“正月不理發”,直到二月二這一天,人們在去理發,民谚有“二月二剃龍頭,一年都有精神頭”,因而理發店從正月裏的門可羅雀,到二月二當天的顧客滿棚,生意興隆。
舊時這天讓孩子開笔寫字,取龍擡頭之吉兆,祝願孩子長大後斷文識字。


二月二吃什麽?

除了民間的一些習俗外,在食物上也有講究。
1. 吃春餅“咬龍鱗”
春餅,立春日吃,叫咬春。二月二同樣講究吃春餅,堪比手掌大小的春餅就像片片龍鱗,叫龍鱗餅。北京人的春餅講究餅內卷入幾樣小菜:涼拌豆芽、菠菜、素炒粉絲、攤雞蛋、小蘿蔔,肉食是天福號的醬肘子、豬頭肉、樟茶鴨。
2. 吃饺子“食龍耳”
饺子形似耳朵,二月二這天吃,叫做“食龍耳”。吃馄饨,叫做吃“龍眼”。並且要吃肉菜饺子,取諧音“有財”。還要吃黃豆面的“驴打滾”,意寓財源滾滾。
3. 吃“龍膽”油炸糕
這一天吃色澤金黃的油炸糕,因形似龍膽,稱之爲“食龍膽”。做法是,黃米磨成面,做成黃米糕過油炸,做成金黃、香軟、筋道的油炸糕。
4. 芥菜飯
二月二吃芥菜飯,吃了不會生疥疮,一年都不會得皮膚病。
5. “扶龍須”吃面條
二月二吃碗面細如絲的“龍須面”,意寓順心如意的好彩頭。


聲明:

本篇文章轉載自網絡,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我們只做分享使用,不用于商業,若涉及版權問題,請原作者及時聯系我們。

END



聯系我們

CONTACT US

電話:0510-88751784        郵箱:wxchain@wxchain.com

地址:無錫市錫山區鵝湖鎮蔡灣工業園3區